广告

小米YU7首销3分钟订单破20万台!25.35万起重塑市场格局

发布于:2025年06月27日浏览:4578 分享到:

九色车身、800公里续航、3秒级加速,雷军以“入门即顶配”策略挑战特斯拉Model Y霸主地位。

2025年6月26日晚,北京小米科技园发布会现场灯光聚焦,雷军身着灰色西装登上舞台,揭晓小米汽车第二款战略车型——中大型纯电SUV 小米YU7的官方售价:标准版25.35万元、Pro版27.99万元、Max版32.99万元。随着价格字幕投上大屏,后台订单系统数字开始疯狂跳动。

小米YU7首销3分钟订单破20万台!25.35万起重塑市场格局

三分钟后,一个震惊行业的数字定格在屏幕上:大定订单突破20万台,平均每秒成交超1100台,创造了全球汽车销售速度新纪录。

01 产品定位,高性能SUV的全面进化

“安全是前提,安全是基础,安全是一切。”雷军在发布会上开宗明义,将安全性能置于产品定义的核心。YU7采用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,关键部位应用 2200MPa超强钢,超过行业主流强度30%**,A/B柱创新采用“内嵌式防滚架”结构,车身扭转刚度高达47610N·m/deg。

动力与续航双突破:

标准版单电机后驱实现CLTC 835公里续航,刷新同级纯电SUV纪录;Max版双电机输出690马力,零百加速仅3.23秒,超越保时捷Macan Turbo等燃油性能车。

小米YU7首销3分钟订单破20万台!25.35万起重塑市场格局

全系800V高压平台:

支持5.2C超快充技术,充电12分钟(10%-80%)即可补充约600公里续航,比特斯拉V4超充快3倍。

智能驾驶方面,YU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+英伟达Thor芯片(700TOPS算力),支持高速NOA和城市端到端辅助驾驶。座舱创新搭载1.1米宽“天际屏”全景显示系统,通过前风挡投影实现三区信息自定义,强光下依然清晰可视。

02 颠覆性定价,比Model Y低一万元的闪电战

“团队曾建议与Model Y同价,但我坚持再降一万。”雷军在发布会上透露定价策略。标准版25.35万元起,比Model Y焕新版(26.35万)低1万元,却多出242公里续航、激光雷达和双腔空悬等配置。

配置越级打击:

Pro版27.99万元即配备闭式双腔空气悬架+CDC可变悬架,而同级竞品选装空悬需额外5-8万元。

九色车身+磁吸生态:

宝石绿、熔岩橙等跑车色系采用三层喷涂工艺,全车设8处磁吸点,支持扩展物理按键、云台摄像头等配件。

这一策略直击消费者痛点。社交平台截图显示,多位已订SU7的用户连夜申请改配YU7。小米同步开放限时改配通道(6月26-29日),进一步刺激订单转化。

03 产能挑战,甜蜜的负担

惊人的订单量背后是严峻的交付压力。小米北京工厂年产能仅30万辆,且需兼顾SU7生产。截至发布会,SU7标准版交付周期仍达38-41周,Pro版更需等待49-52周。

交付时间差:

8月启动首批交付,但新下订用户或需等到2026年。

黄牛趁机炒作:

二手平台出现“代抢服务”,标价2000-10000元,官方紧急呼吁理性购车。

与此对比,竞品特斯拉Model Y提车周期仅2-5周,小鹏G7、问界M7等同级车型普遍控制在4周内。

小米YU7首销3分钟订单破20万台!25.35万起重塑市场格局

04 生态协同,汽车融入科技版图

发布会前半场,雷军展示了小米科技生态的最新进展:2025年Q1营收1113亿元创历史新高,手机业务连续19个季度全球前三。YU7的诞生标志着小米“人车家全生态”战略的关键落子:

智舱互联:

搭载骁龙8 Gen3芯片的车机支持米家设备控制,语音助手实现五音区交互及车外语音开闭前备箱。

开放合作:

联合比亚迪、广汽丰田等共建生态体系,首批车载应用已接入CarPlay、B站等第三方平台。

截至发稿,小米YU7的1小时订单量已攀升至28.9万台。这个数字超过特斯拉Model Y今年1-5月在中国总销量(12.66万辆)的两倍。

雷军宣布未来五年投入2000亿研发费用,持续加码智能出行。随着北京智能制造基地二期完成规划验收,产能瓶颈有望缓解。

中大型纯电SUV市场长期由Model Y主导的格局,正在被25.35万元起的“小米风暴”改写。

本文版权信息:部分内容或素材由品牌官方提供或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,特此感谢!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:

打开微信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在微信中打开本页